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 > 新闻聚焦 >

王玉军研究员、朱向东研究员为我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发布时间:2025-05-09 11:07    浏览次数:
       本网讯(通讯员 李烜桢)5月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王玉军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朱向东应邀,于力行楼南-428会议室为我院师生作题为《基于工况同步辐射原位揭示土壤微界面重金属形态转化机制》和《生物炭低维化与环境地学应用探索》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及研究生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院长范国强主持。
       王玉军研究员立足土壤界面过程研究,系统解析了重金属形态转化的核心机理。报告首先从锌在氧化铝表面的吸附动力学、CoNiFe-LDO串联式反应体系对硝态氮的高效还原、单原子材料的催化性能与制备成本优化等科学问题切入,重点阐述了Fe、S、Cd等多元素耦合过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机制。通过工况同步辐射技术的创新应用,直观展示了土壤微界面重金属形态的原位转化过程,并从污染物有效性调控角度揭示了界面化学过程的关键作用。最后结合国际前沿动态,对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作出专业展望。
       朱向东研究员聚焦生物炭技术的革新应用,深入探讨了生物炭技术在农业与环境治理中的双重价值。报告从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需求出发,重点分析了生物炭在减污降碳与增产提效方面存在的技术瓶颈,系统阐释了通过低维化技术突破生物炭结构缺陷的创新路径。通过展示低维生物质炭的制备原理、专用装备研发成果,以及在地力调控、环境修复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全面论证了该技术的科学价值与实践潜力。基于国家战略需求,报告最后提出了生物炭技术在农业与环境治理领域的系统化发展建议。
       在交流环节,两位专家与在场师生就同步辐射技术参数优化、低维生物炭产业化应用等具体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本次报告会通过前沿理论与创新技术的系统呈现,有效拓宽了师生在土壤修复与环境治理领域的研究视野,为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与技术创新提供了重要启发。

编辑/郭俨辉 签审/王娟